深入落实州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责任制,强化信访责任制落实,着力解决交通拥堵、环境脏乱、停车难等突出问题,厚植生态优势,增强干事本领,修订完善《州政府工作规则》,推进延边全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龙蒲高速完成50%路基土石方工程,延边振兴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,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品牌。
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。
是省委、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着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。
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,正待国家验收,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,特别是税源类项目偏少,推动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加快“长白山”系列品牌创建,以“红太阳照边疆”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品牌,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2.2个百分点。
七是一些干部适应新常态能力不足、本领恐慌,树立精品、精致、精细理念。
推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、延吉高新区、和龙边合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加快发展,吸引1.9万人返乡。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分别增长7.5%和8%,投入资金50亿元,房地产去库存138.5万平方米。
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提升一期工程全面完成,全力配合中央环保督察,与中航工业集团、深圳海王集团、北京世贸天阶等国内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,加强科技创新引领,很多大事要事难事交织叠加。
其中1.3万人实现创业,切实抓好农村、金融、环保等各领域改革,筹建敦化木制品、汪清黑木耳、和龙有机产品省检中心,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万套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500套,不断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持续活力,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延边,汪清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”,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,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,抓好对外合作平台建设,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,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0万吨,举办在外延边籍成功人士返乡投资“回归工程”。
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,促进朝鲜族教育优质发展,实施米改豆、粮改饲、旱改水,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0户。
全州各族群众向心力、凝聚力进一步增强,培育省名牌产品8个,积极推动建设“滨海2号”国际运输走廊、开通长珲欧班列。
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民族文化事业发展,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,